首页

女王假阳调教

时间:2025-05-26 11:04:07 作者:雅万高铁架起中印尼民心相通桥梁 浏览量:53322

  中新社雅加达5月25日电 题:雅万高铁架起中印尼民心相通桥梁

  中新社记者 李志全

  加入雅万高铁项目,来自印尼的蒂妮收获颇丰:“这段经历让我得以与来自不同背景、文化和语言的团队合作,拓宽了我的国际视野。”

  作为印尼中国高速铁路有限公司一员,32岁的蒂妮深切感受到跨文化交流与高科技融合的独特氛围。她被中国春节习俗等传统文化深深吸引,同时也积极向中方同事介绍印尼特色美食。蒂妮说:“彼此的欣赏与理解,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。”

5月24日,雅加达哈利姆站停靠的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列车。中新社记者 李志全 摄

  由中印尼合作共建的雅万高铁于2023年10月正式开通运营。截至2025年5月20日,累计发送旅客超过930万人次,预计全年客运量将较去年增长10%以上。

  这条高铁不仅为印尼民众提供了便捷的出行选择,也有效推动了沿线地区的发展。中国驻印尼大使王鲁彤表示,雅万高铁已成为中印尼交流合作的桥梁纽带,促进了两国双边关系的发展。

  雅万高铁让雅加达到万隆间原本3个多小时的车程缩短至40分钟,改变了许多印尼人的通勤方式。

  “对我来说,最直观的变化就是与家人朋友的联系更紧密,生活更便利了。”作为土生土长的万隆人,蒂妮是这条高铁的直接受益者。

  “雅加达到万隆只需要40分钟,过去难以想象,现在却成为日常。”常往返于两地的乘客塞普提亚万说。

  印尼中国高速铁路有限公司中方董事张明介绍,雅万高铁以安全、绿色、高效、舒适的出行体验,受到印尼民众广泛欢迎,许多乘客慕名而来,旅客发送量持续增长。

  这条铁路也吸引了大批国际游客。2025年第一季度,超过8.7万名非印尼籍旅客搭乘雅万高铁。

  雅万高铁带动人流加速涌动,高铁经济带雏形初现,沿线车站涌现出快餐店、冷饮店、咖啡馆等新业态。

  在德卡鲁尔站,咖啡店主维多表示:“这里原来是一片荒地,自从高铁站建好后,客流多了,生意也好了。”

  卡拉旺站周边集聚了汽车、电子、家电等产业园区,是印尼的工业重镇。随着雅万高铁的开通,目前已有来自中国、美国、新西兰等国的50多家企业在此落户。

  印尼官方数据显示,雅万高铁使用电力驱动,每年节省燃料成本近2亿美元。2019至2023年,该项目为雅加达和西爪哇贡献了近60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。

  印尼国家研究创新署研究员哈亚提·诺馥思认为,雅万高铁不仅缩短了通勤时间,提升了印尼的基础设施水平,更为区域发展注入新活力。

5月24日,乘客在雅加达哈利姆站与停靠的列车合影。中新社记者 李志全 摄

  雅万高铁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,更是中印尼两国文化交融、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。

  在设计与运营中,雅万高铁处处融入印尼文化元素,从车站建筑风格到座椅内饰,中国高铁技术与印尼传统风貌交相辉映。

  截至目前,约4.5万人次印尼员工通过“师傅带徒弟”等方式,接受了中方提供的专业培训。张明介绍,在此过程中,中印尼工程技术人员克服语言障碍与文化差异,建立起深厚友谊。

  “看到中方同事喜欢印尼美食、尊重当地文化,我非常高兴。”蒂妮的感受尤为真切。

  今年是中国与印尼建交75周年。作为中印尼合作的标志性项目,雅万高铁不仅增强了印尼各界对中国技术的信任,也悄然改变了民众对中国的认知。

  “如今,越来越多印尼人以雅万为荣。”曾参与项目建设的华人张展伦说。

  张明表示,雅万高铁不仅是一条交通线路,更是一条惠及民生的发展之路。许多印尼人亲切地称它为“我们的高铁”,这份认同感正是中印尼民心相通的真实写照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旅日大熊猫“彩滨”迎五岁生日 园方为它送上特别礼物

共行大道向未来。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,美丽中国建设不断迈出新的步伐,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华夏画卷正在不断呈现新的精彩。

广东中山一小货车撞到卖菜地摊致人受伤?警方通报

安徽省在今年年初发布了《关于开展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》,决定从2月份开始,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专项整治。据悉,在去年安徽省两地的试点探索期间,共处理了138件问题线索,其中立案29件,留置18人,并推动了23项监管制度的建立。

香港新闻联举办纪念金庸百年诞辰论坛

上海实业(集团)有限公司原总裁周军涉嫌贪污、受贿一案,由上海市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,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。日前,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依法以涉嫌贪污罪、受贿罪对周军作出逮捕决定。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。

韩政府发布航天产业集群计划

辛保安表示,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,实现可再生能源倍增目标,一是创新可再生能源开发模式,采用集约化低成本开发、水风光多能互补开发、源网荷储一体化开发等新模式,能够有效提升可再生能源开发规模和质效,吸引各方加强绿色投融资,促进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全面可靠替代;二是推进电网互联互通,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,需要通过电网互联,促进不同地区能源资源互补互济、优化配置,提高能源供给质量和效率;三是增强能源系统韧性,可再生能源发展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,需要以数字化、智能化技术为电网赋能,构建数智化坚强电网,增强电网气候弹性、安全韧性、调节柔性和保障能力,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电力可靠供应提供坚强平台。

让职业教育“做起来”与“说起来”同样重要

北京4月24日电 (记者 孙自法)作为2024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重要活动之一,2024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4月23日在北京举行,论坛的主题为“变革与传承:知识产权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”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